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本次大会会期7天,于5月22日上午开幕,28日下午闭幕,共安排三次全体会议。
5月21日起
人民日报推出了两会特刊专栏
专栏紧扣两会主题
跟紧两会热点
这两天的人民日报两会特刊
主要聚焦了云南的哪些方面?
原文如下
↓↓↓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陈豪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努力奋进,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我们要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聚焦必须完成的各项任务,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我们要把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扎实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民族掉队、不让一个地区落伍。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和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等标志性战役,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干干净净迎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我们要加快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确保全面小康成色更足更亮。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健康云南建设。要围绕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精准发力、补上短板,做好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把民生大事办好办实办长远。
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抓重大项目、基本民生和市场主体,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当前增长添活力、为长远发展增动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努力奋进,一定能打好防疫和发展两场硬仗,向党中央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原文如下
↓↓↓
怒江如何如期脱贫?且看《脱贫不返贫,日子更红火》:
“用两手硬保障两手赢!”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正山代表说,疫情发生后,各地帮扶干部创新工作方式,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开启双线作战。“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服务,解决务工人员出行难、就业难的问题;各村因地制宜设置保洁、卫生监督员等公益岗位,保障贫困群众就近就业。
民营企业对未来怎么看?且看《决胜全面小康,我们有底气》:
“员工吃苦耐劳,没过完春节就提前到岗,紧急生产防疫物资。政府部门全力支持,交通运输遇到困难,连夜协调铁路、航空;采购资金紧张,就先行下拨财政支持专项资金。”云南昊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彪代表说,作为省里疫情防控物资重点保供企业,公司复工率在一个月内由5%快速提升到100%。
“在疫情防控中,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快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蓬勃成长,让我们对实体经济的未来充满期待。”李彪代表分析,尽管公司经营在一季度受到影响,但有信心通过努力把损失弥补回来,实现全年既定目标。
上一篇: 政府工作报告(文字实录) 下一篇: 云南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