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
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是当前刻不容缓、最为紧要的工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建立昆明市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显示,昆明正通过建立重大项目动态储备、市领导包保挂钩重点项目等9项制度,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速度,以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
市领导挂钩
全流程服务项目建设
按照“周有协调、月有调度、季有会办、半年有综合研判”的工作机制,昆明通过创新建立重大项目动态储备制度、市领导包保挂钩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经理负责制、重点项目分级会办、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议、“补短板”工作协调、项目问题交办督办催办、重大项目全流程季度督查考核、项目统计入库协调会议9项制度,促进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其中,每年9月起,分在建(含技改)、新开工、前期工作等类别,建立全市的重大项目动态储备库,对第二年项目储备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提前作规划、计划。建库后,实行动态管理,每季度一更新,并建立县(市)区协同、比对机制,避免迟报、漏报、瞒报,实现市、县两级项目储备库同步更新、内容一致。
《通知》明确由市领导每年包保挂钩一批计划投资1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包保挂钩市领导每月至少一次调度包保挂钩项目进展情况,亲临项目现场研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督促项目责任单位按序时、按节点完成目标任务。
同时,对投资50亿元以上的大健康、大文创,文化旅游业、商贸物流业投资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电子信息业、科技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健康服务业、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项目,投资50亿元以上综合交通项目,投资额10亿元以上生态环保、民生及社会保障项目的招商引资项目,由一名市政府领导和一名项目方负责人分别担任项目经理,牵头负责项目全周期服务推进工作,负责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全流程管理。
分级会办
拒绝无原则的问题上交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解决问题所涉层级,坚持“分级会办”原则,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级分管领导(含包保挂钩领导)、市政府秘书长、县(市)区四个层级组织会办,采取按周、按月、按季会办的方式组织实施。对需要市级及以上层面统筹协调解决的问题,各级政府要认真甄别、分类梳理,杜绝无原则的矛盾、问题上交。
周协调会,按照每周一次的原则,协调解决分管联系领域涉及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明确责任部门、工作要求和办理时限,并形成会议纪要,交市政府目督办立项督办。月会办是在每月跟踪、调度汇总市级领导包保挂钩重点项目的基础上,梳理出需市级领导层面统筹协调会办的事项。季会办则对于问题矛盾复杂集中、需要作出重大决策的重点项目,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会办会,协调解决。半年综合研判一般是每年7月、12月,由市委市政府召开项目推进专题会议,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推进项目建设合力。
除分级会办外,昆明还通过建立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议制度,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和困难。具体来说,就是每季度第1个月上旬召开重点项目现场会,通过举行项目开工仪式、现场调研、召开现场会议三个流程,选取项目推进好的县区作交流发言,推进差的县区作表态发言,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补短板
齐心协力推项目
《通知》释放的另一个信息是,“补短板”工作协调机制。即各职能部门通过建立推进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工作协调机制,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加强项目储备、加快前期工作、落实建设资金、推进项目开工建设、防范化解风险等补短板工作,形成推进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工作的长效机制。适时组织召开协调会议,落实基础设施补短板各项工作,推动解决补短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与之紧扣的环节是,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对对已明确牵头部门、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办结时限的问题和事项,及时督办、催办。当然,对在项目协调推进工作中推诿扯皮、工作不力、严重影响项目推进的部门和有关责任人,要依规严厉问责。
同时,市委督导组还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至15日,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督导,围绕省“四个一百”、市级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采取实地走访、暗访等形式开展督查考核工作,形成汇总情况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并向全市通报,考核结果计入年终绩效考核总成绩。
为杜绝项目瞒报、漏报,《通知》要求建立项目统计入库协调会议制度。即每月20日前,全面梳理本月未入库、下月拟入库项目,组织召开协调会或现场会,对照项目入库统计要件,依法依规服务、指导项目补充、完善材料入统。
上一篇: 昆明今年将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个 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个 下一篇: 昆明全面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
![]() |